大多数购房者牛小散,都是选择贷款买房的方式。每个月雷打不动的房贷,成为了日常消费的一个主要项目。
近期,因为房贷利率下调的原因,不少购房者开始纠结,要不要用闲置资金提前偿还房贷?
身边有一个2020年贷款买房的朋友,他的手头有30万元闲置资金。当前的房贷利率为5.2%,而新发放的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.8%。每月6000多元的月供让他感到压力,考虑要不要提前还款。
一、银行视角的转变
根据一位国有大行信贷部门从业8年的专业人士透露:银行对于提前还贷的态度,近些年来也发生了明显变化!
以往,银行会设置各种门槛限制提前还贷。如今,虽然不再阻拦,但也没有特别鼓励。
主要是因为银行息差收窄,房贷作为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,提前还贷会影响银行的长期收益。
二、利息角度的计算分析
从纯利息角度分析,提前还贷似乎更为划算。
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不到2%,三年期也仅2.35%,均低于3.8%的房贷利率。
以10万元闲钱为例,提前还房贷能省下3.8%的利息,而存银行最多只能获得2.65%的收益。如果没有其他更赚钱的投资,还是提前还贷更划算。
三、流动性考量牛小散
然而,资金流动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。
简单举个例子:
100万元的房贷,剩余期限20年,利率4%,月供6060元。
如果提前还款30万元,月供可降至4240元,每月节省1820元,但这30万元资金将失去流动性。
如果将这30万元投资于年化4%的低风险产品,每年可赚1.2万元,每月产生1000元收益。虽然收益略低于节省的利息,但资金可以随时支取,应急时更加灵活。
四、要不要提前还贷的决策因素
1、家庭财务状况
银行有一条\"安全线\"参考标准:月供最好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40%,同时应急资金至少要能覆盖6个月的生活费用。如果月供压力不大,不必急于提前还贷。
2、负债水平
对于高负债家庭(债务收入比超过50%,这类家庭占比达15.3%),提前还贷能有效减轻经济压力。
例如:某案例中,月供占收入60%的家庭,提前还款20万元后,每月能多存2000元牛小散,生活明显改善。
3、年龄阶段因素
30-45岁的房贷族占比高达65%,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,家庭开支较大。
根据社科院的报告显示,35-45岁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3.7%,医疗支出占8.5%。这些家庭通常更倾向于将资金留作教育、医疗用途,而非提前还贷。
4、税收优惠
首套房贷利息每月可抵扣1000元个税,按25%税率计算,实际房贷利率可降低0.3个百分点。
例如:4.1%的房贷利率,算上税收抵扣后实际利率为3.8%,这种情况下提前还贷的意义相对较小。
五、提前还贷方式选择
如果决定提前还贷,有两种主要方式:
1、减少本金,降低月供:月供压力减轻,但利息节省相对较少。
2、保持月供不变,缩短还款期限:更能节省总利息(如100万房贷提前还30万,可缩短还款期限7年,节省利息23万)。
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自身现金流状况决定:资金紧张可选减少月供;想最大限度节省利息则选缩短期限。
六、心理因素考量
有些人更看重心理上的踏实感,如一些退休人员用退休金一次性还清房贷,表示\"没债一身轻\"。这种心理安稳也是无形的收益。
而年轻人通常更关注资金的投资回报率,寻求高于房贷利率的投资机会。
七、银行专业人士给出切实建议:
1、预留足够的应急资金,至少满足6个月生活开销。
2、配齐保险,避免因大病或意外掏空家底。
3、满足以上条件后,再考虑是否提前还贷。
4、切勿将所有资金用于提前还贷,以免急需用钱时被迫承担更高成本的借款。
文末总结
随着房贷利率降低,越来越多的人从\"赶紧还清房贷\"转向\"如何管理资金更划算\"。
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:如果房贷利率较高、经济压力大,提前还贷是合理选择;如果房贷利率较低,且有较好的投资渠道,保留资金更为灵活。
景盛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